地点
诗文库 创作地点
荔枝885年 唐末 · 郑谷
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平昔谁相爱,骊山贵妃
枉教生处远,愁见摘来稀。
(一作晓)夺红(一作江)霞色,晴欺瘴日威。
南荒何所恋(一作慰),为尔即忘归。
上谢帅师直书1098年 北宋 · 程颐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七五四、《河南程氏文集》卷九、《程子年谱》卷一二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颐皇恐上诉于知府安抚宝文阁下。
颐至愚,学道几五十年,惟是自信,行其所知,不敢为世俗所移。
知之罪之,则系乎人焉。
伏睹律节文:诸医为人合药,误不如本方杀人者,徒二年半;
故不如本方杀伤人者,以故杀伤论,虽不伤人,杖六十。
古人造律之意,非特矜死者之无辜,亦以警惧庸医,使不敢轻妄,致害人命,则其为益,岂不甚大?
近世以来,律虽存而实不用。
俗吏拘文,乃云律称合药误不如本方,若用药不如方论,虽日杀千人,法所不禁,官不当治也。
遂使庸医辈恣其盲妄,无所忌惮,杀人如麻。
耳目所闻见,士大夫为庸医反阴阳、背方论而杀之者,不可胜数。
况天下之大,民庶之众,可胜言哉?
嘉祐中,族兄太中嗣宗知扶沟县,尝以医者用药过剂杀人,送府鞭其背。
过剂乃用医之失,非合药误也。
当时众论称之,盖他人未尝用此律故也。
今死者之家,莫肯与医者辨者,其故有三。
以当官者无爱人之心,茍欲省事,不肯为之穷辨,一也。
与医者习熟,不忍讼之,二也。
虑今而后,难复用医,三也。
是皆以利害为心,而无顾骨肉之义,知其冤死而不为之辨,骨肉之义绝矣。
既不能辨,则为之词曰彼无恶意,又曰讼之无益矣,又曰己之命也。
此皆至愚,不知义理之言。
彼有恶意,自当从故杀伤之法,此律正为无故意者设也。
辨之所以申骨肉之义,岂系有益无益也?
谓己之命,则为人殴而杀之,亦可以不校矣。
世之人,虽其父母本非死疾,为医所杀,隐忍而不辨者多矣。
众人观之,亦不以为非也。
习俗之迷人也如是。
今之士大夫,使马医治马,误杀马而杖马医者,目所常见,耳所常闻,众人不以为非也。
至以父母骨肉为医所杀而责医者,则未尝见,岂爱亲不若爱马乎?
愚惑不思之甚也。
凡人之疾病,误医者多矣。
若风疾与气药,肝病而攻脾之类,虽不中病,未能害人。
其死乃病死,未得为医杀之也。
若医经明言下之则死,是不下则不死也。
今下而杀之,与操刃而断其喉何异?
古人立法,原其意本不恶,故罪止于徒,恕之至也。
若听其妄杀人而不加治,岂为政之道乎?
侄子某为令醴泉,病阴證伤寒,而邑之医者乃大下之,又与洗心散,遂至冤死。
今有状披诉。
伏惟明公大帅之任,操劝惩之柄,经术政事闻于天下,高识远见卓然绝俗。
法之所无者,尚可权其宜而行之,况有法可依者乎?
民之于令,其义最重。
致令之死,而不加一毫之罪,于义得为安乎?
窃闻邑中愤叹不平之声,闻于道路。
岂当任者独不念之乎?
重思阁下,天下吏师,诚能行之,郡县必多效之者。
若使远近传之,庸医之辈皆知戒惧,不敢轻视人命,则公及人之功,岂细也哉?
匪惟先兄父子怀结草之报,当获上天之祐,后昆享繁衍盛大之福。
不胜哀恳,颐皇恐上诉。
金堂谢君书1098年 北宋 · 程颐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七五四、《河南程氏文集》卷九、《邵氏闻见后录》卷五、《程子年谱》卷一二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颐启:前月末,吴斋郎送到书信,即递中奉报,计半月方达。
冬寒,远想雅履安和。
侨居旋为客次,日以延望,乃知止行,甚悒悒也。
来春江水稳善,候有所授,能一访甚佳。
只云忠涪閒看亲,人必不疑也。
颐偕小子甚安。
来春本欲作《春秋》文字,以此无书,故未能,却先了《论》、《孟》或《礼记》也。
《春秋》大义数十,皎如日星,不容遗忘,只恐微细义例,老年精神有所漏落。
且请推官用意寻究,后日见助,如往年所说,许止、蔡般书葬类是也。
若欲治《易》,先寻绎令熟,只看王弼、胡先生、王介甫三家文字,令通贯,馀人《易》说无取,枉费功。
年亦长矣,宜汲汲也。
未相见閒,千百慎爱。
十一月初九日,颐启。
易传序元符二年正月 北宋 · 程颐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七五五、《河南程氏文集》卷八、《伊川易传》卷首、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》卷一五一、《皇朝文鉴》卷九○、《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》卷一○七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《易》,变易也,随时变易以从道也。
其为书也,广大悉备,将以顺性命之理,通幽明之故,尽事物之情,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。
圣人之忧患后世,可谓至矣。
去古虽远,遗经尚存。
然而前儒失意以传言,后学诵言而忘味,自秦而下,盖无传矣。
予生千载之后,悼斯文之湮晦,将俾后人沿流而求源,此《传》所以作也。
《易》有圣人之道四焉:以言者尚其辞,以动者尚其变,以制器者尚其象,以卜筮者尚其占。
吉凶消长之理,进退存亡之道,备于辞。
推辞考卦,可以知变,象与占在其中矣。
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,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。
得于辞,不达其意者有矣,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。
至微者理也,至著者象也。
体用一源,显微无间,观会通以行其典礼,则辞无所不备。
故善学者,求言必自近。
易于近者,非知言者也。
予所传者辞也,由辞以得意,则在乎人焉。
宋元符二年己卯正月庚申河南程颐正叔谨序。
祭四十一郎文1098年 北宋 · 程颐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七五八、《河南程氏文集》卷一二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叔父颐令昂具酒肴致祭于侄四十一郎之灵。
呜呼!
乃祖乃父,世积庆善,而汝兄弟姊妹皆不克寿。
天造差忒,至如是乎!
惟汝资禀善和修谨,无子弟之过,期汝有成,而遽死耶!
吾方以罪戾,窜絷远方,生不获视汝疾,死不获抚汝柩,冤痛之深,衷肠如割。
吾知汝有未伸之志,抱无穷之恨,吾当致力,慰尔心于泉下。
又汝妇盛年,自今当待之加厚,冀其安室。
嗣子循良,今已可见,当教诲之,期于成立,则汝为有后矣。
此外吾无以致其力矣。
呜呼!
吾将七十,望汝收我,而我反哭汝,天乎!
冤哉!
涪州道中1178年4月 南宋 · 陆游
五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远客喜归路,清游逾昔闻。
雨添山翠重,舟压浪花分。
洛叟经名世,张侯冠军(自注:郡境有伊川先生故居及张益德。)
怀人不可觌,袖手对炉熏。
涪州1178年4月 南宋 · 陆游
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古垒西偏晓系舟,倚栏搔首思悠悠。
欲营丹灶竟无地(自注:地产丹砂。),不见荔枝空远游。
官道近江多乱石,人家避水半危楼。
使君不用勤留客,瘴雨蛮云(涧谷本卷八作烟)我欲愁(自注:太守招饮,辞不往。)
涪州得山胡次子由1059年 北宋 · 苏轼
五言律诗 押冬韵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明月峡
终日锁筠笼,回头惜翠茸
谁知声㗲㗲,亦自意重重。
夜宿烟生浦,朝鸣日上峰。
故巢何足恋,鹰隼岂能容。
北岩(有程正叔先生祠堂1178年4月 南宋 · 陆游
 押尤韵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北岩、程颐故居、张益德祠
舣船涪州岸,携儿北岩游。
摇楫横大江,褰裳蹑高楼。
雨昏山半失,江涨地欲浮。
老矣宁再来,为作竟日留。
乌帽程丈人,闭户本好修。
骇机一朝发,议罪至窜投。
党禁久不解,战尘暗神州。
修怨稔祸,哀哉谁始谋。
小人无远略,所怀在私雠。
后来其鉴兹,赋诗识岩幽。
山胡1059年 北宋 · 苏辙
五言律诗 押冬韵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明月峡
山胡拥苍毳,两耳白茸茸。
野树啼终日,黔山深几重。
啄溪探细石,噪虎上孤峰。
被执应多恨,筠笼仅不容。
白鹇1059年 北宋 · 苏辙
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白鹇形似鸽,摇曳尾能长。
寂寞怀溪水,低回爱稻粱。
田家比鸡鹜,野食荐杯觞。
肯信朱门里,徘徊占玉塘。
朋乐堂1098年 北宋 · 黄庭坚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三二五、《山谷全书·别集》卷二、《豫章先生遗文》卷三、万历《重庆府志》卷七六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涪陵蔺大节持正,喜延士大夫宾礼之,甚有意,盖欲琢磨其子弟也。
潼川于说习之来过予,求就学之地而不能也,而以慁持正。
持正欣然受命,筑堂于黔江之东,曰鲁基。
他日与习之俱来请堂名,余为名曰朋乐。
孔子曰:「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」。
夫独学而无朋,此穷乡之士所以罕见寡闻,终身守其固陋,不可适于通达之邦者也。
今持正乐得士,习之乐得共学,既知之矣;
惟思慕古人爱惜日力,相开以多闻,相尽以改过,扩其闾巷之知,蔚蔚然为达人之观,然后不孤吾言矣。
绍圣五年四月乙未涪翁记。
涪陵先生祠记1170年6月 南宋 · 王质
 出处:全宋文卷五八一三、《雪山集》卷七、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三○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孔氏亡而书存,世以其书诱士以为使,外骛之徒利之,故正学废而俗学兴。
其所资者章句言语、形名度数,豪杰之士不堪以其高明广大之体滞于其间。
佛氏之子有达磨者自西土来中国,断拘挛之见,扫凝滞之具,引学者以骏利之途,天下豪杰相咏赞以为依归,于是佛力始重。
自达磨建此宗,而豪杰或见其趣嘘呵踧踏惊绝超拔之功,故豪杰归则权在佛。
而儒者行世多为富贵威武所制,功业名誉所役,有得于佛氏之家者轻之,儒者虽外不服而内自愧也。
普通以来,天下以明心见性之捷,非求诸佛氏之门不可。
吾道之妙布列于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,而潜寓于《易》,时出于《论语》《孟子》,而会见于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未有指而出之,收天下豪杰而归吾宗,故惠能、道一、怀逊、义元之流不受衣冠之所维絷,使吾宗得此百倍于郑玄马融,失之哀哉!
伊川先生实始标呈孔氏之秘,比佛氏所明益显露,且亲戚不绝,衣服饮食不易,发奇伟之事于经常之中。
天下豪杰自有天渊为飞跃之地,异时插锹系,咸为吾宗之归,孔氏之权重矣。
涪陵先生初习佛,伊川授其学以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而指其法以敬,先生悦之,弃家破产,疲曳妻子以从之游。
及其困饥且死,不以非义之而易将殒之命,非天下之豪杰其建立如此哉?
往余在都,有不悦伊川之学者为余道之,余曰:「建炎之初,诏起谯先生河南,无所踪迹。
有野人道使者嵩山深绝,见先生卧土屋,衣襦,釜灶皆尘,强掖起之。
既至,与宰相不合,遂去,不知所之。
此孔氏所谓遁世无闷,乐则行之,忧则违之,确乎其不可拔,潜龙也,天地造化有不可羁绁。
或摄受之无难,可谓有力,非耶?
制伏虎豹,非西方狮子不能,他非余所知也」。
是时尚未熟知先生之详,后数年过涪陵伊川孙太守程公,示余以武夷胡公宪河南郭公雍诸文,且道所未尽者,乃得其本末出处甚悉。
初,涪陵未有先生祠堂,公至始克为之。
险远幽仄,有此足以重天下,而无与扬之至今,盖其后徙于伊洛而转仄于吴楚,存没皆不关于故乡,其疏固宜。
虽于先生无所为亏,而乡党之典与牧守之职则为旷,非公道问学敦教化,念其祖而欲崇其徒,奖其先贤而欲风厉其后来者,谁与领此?
堂成而余来,非平时有慕于其中而窃见其馀末,又谁当言之,此岂偶然乎哉!
先生名定字天授,起布衣为通直郎、直秘阁
丧乱莫知所终,或云终于嵩山少林寺,又云隐居青城老人村,易姓,迨其今犹存云。
涪州被召辞免第四状绍兴六年二月十四日1136年2月14日 宋 · 尹焞
 出处:全宋文卷三○五一、《和靖集》卷一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右,焞今月十三日宣抚使司牒,差使臣史诫赍擎到行在入内内侍省御前金字牌递送到告一轴,特授左宣教郎崇政殿说书
契勘先于正月十二日尚书省劄子照会,已除上件恩命,寻具状申使司,伏乞备录敷奏朝廷辞免去讫。
见在涪州听候指挥,所有今来赍到告命,不敢祗受。
除已缴申涪州寄纳军资库,谨具状申宣抚使司,伏乞照会。
谨状。
跋冯圣先诗集语绍兴六年九月1136年9月 宋 · 尹焞
 出处:全宋文卷三○五三、《和靖集》卷三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焞昔年洛中与圣先相会,遂出示佳篇。
兵火之馀至涪陵,与其子忠恕相会,遂得遍观,亦可见其志之所存也。
感叹之馀,以识岁月。
绍兴六年重阳日,千福院三畏斋洛阳尹焞谨题。
有宋进士尹君墓志铭大观元年九月1107年9月 宋 · 尹焞
 出处:全宋文卷三○五三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君讳楫,字济川姓尹氏,赠工部侍郎讳文中之曾孙,尚书比部员外郎仲舒之孙,进士讳渭之子。
少业儒,举进士不中。
年二十四丁父忧,遂不复为进取计。
治生奉母,能循家法,处里闬未尝妄交,宗族不以亲疏为閒,一一以尽恩意。
崇宁丙戌二月庚寅,母张夫人弃养,以哀毁浸淫成疾。
明年,实大观元年七月九日卒,享年四十九。
卒之前五日,呼诸子诫饬曰:「汝等事母敬顺,兄弟愉怡,我死,不忘吾言足矣」。
焞适视疾,至卧内问起居状,语焞曰:「死生有命,无足道者。
然我得罪天地,丧吾母,未克襄事,其将奈何」。
悲恨填臆,泣数行下。
焞立侧不忍视。
噫,其可哀也已!
初娶张氏,左中散大夫仲容之女;
再娶王氏,殿中丞绶之女。
子男四人,黯、焘、点、黝,女一人。
孙女一人,尚幼。
黯等卜以其年九月庚寅,葬河南府寿安县连理乡任范里先茔之侧,夫人张氏祔。
焞,君之从侄也,不幸生五岁而孤,与叔父居处相邻,无旬浃不见颜色。
年浸长,叔父事无钜细,必以见谋。
今葬矣,不志其墓,曷纾余悲?
故不敢以鄙陋辞,泣而为铭。
铭曰:
不妄交游,足以见君之行。
临终之言,足以观君之志。
呜呼,吾叔父其已矣夫!
侄焞撰并书。
刊者张士□(《东都冢墓遗文》。又见国家图书馆藏拓片·墓志六四六六,乾隆《河南府志》卷九一,乾隆《新安县志》卷一三,光绪《宜阳县志》卷一五。)
按:焞撰《尹夫人陈氏墓志》作「刊者张士安」,此处所阙当即「安」字。
宋故张夫人墓志大观元年九月1107年9月 宋 · 尹焞
 出处:全宋文卷三○五三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夫人张氏,河南人,享年二十九。
左中散大夫仲容者,夫人之父也;
寿安县君王氏者,夫人之母也;
尹君讳楫者夫人之夫也,黯、默、焘,夫人之子也。
夫人之卒,实元祐五年十二月十日也。
夫人之葬,用大观元年九月七日也。
祔之者,其夫也,葬之者,其子也,记之者,夫人之从侄焞也。
按:光绪《宜阳县志》卷一六,光绪七年刻本。
师说序绍兴六年四月1136年4月6日 宋 · 尹焞
 出处:全宋文卷三○五三、《和靖集》卷三、《和靖集》卷七《师说》下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焞年二十始登先生之门,被教诱谆谆,垂二十年。
昔得朱公掞所编《杂说》呈先生,此书可观否。
先生留半月。
一日请曰:「前日所呈《杂说》如何」?
先生曰:「某在,何必观此。
若不得某心,只是记得他意,岂不有差」。
兵火来蜀中,得数本,窃观之,其间或详或略,因所问而答之,盖学者所见有浅深,故所记有工拙,未能无失,不敢改易。
焞虽未尽识其意,以所见无疑者,辄成此书,目为《师说》,览者各自得焉,不能详告也。
绍兴六年四月二十一日,门人尹焞记。
涪州被召辞免第一状绍兴五年十月二日1135年10月2日 宋 · 尹焞
 出处:全宋文卷三○五一、《和靖集》卷一、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九九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和靖处士尹焞
今月准宣抚使司发到尚书劄子一道,据朝奉大夫、充徽猷阁待制提举建隆观、兼史馆修撰、资善堂翊善范冲奏举自代,六月十五日三省同奉圣旨「尹召赴行在,仍令川陕宣抚司以礼津遣前来」者。
右,伏念昨于靖康中累被召旨,以疾力辞,误蒙告命,赐之美名,听其退处。
方安田里,寻被金人侵犯河洛,全家遇害,仅存一身,脱命贼境,奔窜三蜀,流离累年,疾病凭陵,志意衰耗,有加前日。
兼以所习迂阔之学,施之事功,一无可者,不待人谕,自知甚明。
谨具状申宣抚使司
伏乞钧慈采录申尚书省,所有前降圣指挥施行寝罢,以安愚分。
伏候钧旨。
绍兴五年十月日,具位状。
涪州被召辞免第二状绍兴五年十月二十九日1135年10月29日 宋 · 尹焞
 出处:全宋文卷三○五一、《和靖集》卷一 创作地点: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
右,焞近准宣抚使司递到尚书省劄子一道,坐徽猷阁待制范冲奏举自代,奉圣旨召赴行在,已具状申使司,乞赐备申朝廷,伏望寝罢前降圣指挥去讫。
今月二十八日,再准宣抚使司降下御宝封发到尚书省劄子,坐范冲奏,乞委所在州郡备礼敦遣及沿路津送疾速前来,奉圣旨令川陕宣抚司差拨人船,优给路费,以礼敦遣前来者。
伏念焞赋才至陋,禀性甚迂,蚤以受学程颐之门,大观中尝致人言。
重惟布衣之贱,名玷台章,杜门绝交于人者,垂二十年。
由兹世事,懵不通晓。
昨缘靖康当路之士误采虚名,交荐于朝,屡被诏旨,以疾力辞,蒙恩授以处士,实遂田野之性。
寻遭乡关陷没,妻孥屠害,伤残一身,逃窜万里。
今则忧患薰心,惊惶失志,耳聩足弱,听履不任,形神俱瘁,又非往昔之比,岂足上副延求,远膺号召?
加之军国多事,财用匮乏之际,有司津遣之费,莫非民力,其于愚分,尤所未安。
兹者不避罄沥肝胆,具陈忱恳,庶几感动朝廷,追回召命,谨具申宣抚使司
伏望钧慈特赐敷奏,所有前降圣指挥,乞赐寝罢施行。
伏候钧旨。
绍兴五年十月日具位尹焞状。